|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圳特色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系走向全國 |
(時間:2023/5/29 9:53:00) |
想要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有沒有好去處,每天要做的垃圾分類如何變得有趣,分類后的垃圾如何被運輸、處理、利用……關于垃圾分類有著龐大的宣傳需求。
近年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創新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蒲公英計劃”,積極拓展宣傳教育“廣度”,不僅受到深圳市民的歡迎,更向全國輸出深圳經驗。
5月26日,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在寶安環境園開館試運行。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是深圳的第27處垃圾分類宣傳陣地。其開放進一步夯實深圳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的硬件基礎,豐富深圳特色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系。
匠心科普:科技與綠色結合,演繹垃圾處理歷程
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位于深圳市寶安區寶安環境園內的老虎坑水庫側畔,總面積9298平方米,是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與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聯手打造。該博物館既是向公眾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與垃圾處理質量控制的城市級展廳,也是國內唯一一個與自然和生產車間完美融合展示的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
服役20年后“退休”的垃圾吊抓斗半開式爪瓣、深圳建成我國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珍貴影像、進入垃圾處理生產車間觀摩……走進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就能開啟一次全面了解和探索垃圾處理歷史的旅程,一站式體驗古今中外的垃圾處理技術、管理實踐、政策法規和環境意識的演變,感受人類對垃圾問題的認知和持續探索。
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集歷史展品、互動游戲裝置和大量垃圾處理歷史資料于一身,以生動的方式展現了人類在不同文明時期如何處理垃圾。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及生態文明等各時期,全面呈現了人類逐漸認識到垃圾造成的環境問題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歷程。從遠古時期的隨手丟棄到現代的垃圾分類及焚燒處理,人類對垃圾的處理方式發生巨大變遷。
除了垃圾處理的演變,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還有一大亮點便是與寶安環境園的垃圾處理車間相融合。參觀之旅貫穿垃圾焚燒車間中央控制室、垃圾吊控制室、生產設備現場等區域,參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情況、處理能力以及遵循優于歐盟標準,遠優于國家標準的最嚴格深圳環保標準的成果。
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在空間設計獨具匠心,與寶安能源生態園三期建筑外觀“山形樹影”設計理念完美融合。博物館內巧妙利用高科技手段和載體,將參觀者帶入到一個科技感十足的綠色自然環境中,動感單車和電子屏幕聯動的重生樹裝置系統,傳達節能減排、環保出行的教育意義,讓參觀者深刻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強化互動:舉辦豐富活動帶動社會廣泛參與
為動員社會積極參與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的建設,引導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寶安區教育局推出“垃圾分類創意大賽評選活動”,圍繞利用廢棄物制作手工品、繪制垃圾分類手抄報或宣傳海報、拍攝垃圾分類的好辦法、好經驗短視頻為主題征集到158件精美手工作品、204幅圖文并茂的手抄報和宣傳海報在博物館進行了展覽,讓博物館煥發了別樣的“生機”,推動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博物館開館試運行期間,將借助志愿者、蒲公英講師等群體力量開展運營工作,特聘蒲公英志愿講師擔任博物館講解員,后續,他們將協同博物館專業講解員共同解說,增強博物館與群眾互動參與的體驗感。
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介紹,與博物館開館試運行同步推出了“垃圾分類創意大賽展覽”“打卡積贊贏好禮”“博物館開放月”“蒲公英少先隊集中參觀”等活動,以此吸引各機關事業單位、業內專家學者、環保公益組織和垃圾分類志愿隊伍等團體前來參觀,讓社會各界人群了解博物館,并聽取相關意見,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的建設。
博物館試運行期間,市民可通過“深分類”小程序和“美麗深圳”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預約參觀。
“這個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開館很有意義,對市民了解垃圾分類很有幫助,科普生動、形象,可以教我們該怎么做,如何科學的做好垃圾分類。”市人大代表黃翔這樣評價道。
創新引領:深圳4個場館上榜全國宣傳教育基地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深圳“蒲公英計劃”獲全國推廣。在國家住建部公布的2023年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名單中,深圳市有4個場館上榜。分別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鹽田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南山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寶安館)。
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需要持續不斷地宣傳引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按照政府推動、志愿先行、基層發動、全民參與的工作思路,創新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蒲公英計劃”,努力推動市民群眾習慣養成。該計劃通過抓實公眾和學校教育、建設宣教陣地、打造分類科普推廣隊伍、策劃開展品牌宣傳活動等,讓垃圾分類文明理念就像蒲公英種子一樣,不斷地傳播擴散,帶動每個人都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和行動者。截至目前,作為“蒲公英計劃”的硬件基礎,深圳已建成垃圾分類科普場館27個,線上線下累計參觀人數約200萬人次。
在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揭幕儀式上,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處長許欣毅表示,深圳垃圾分類“蒲公英計劃”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深圳樣本。他希望深圳聚焦重點、精準施策,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全省垃圾分類工作作出更大貢獻。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黃立新副局長表示,一直以來深圳把垃圾分類作為改善城市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彰顯社會文明的重要抓手,并持續深入推行“蒲公英計劃”,通過組建垃圾分類宣教團隊,打造垃圾分類科普場館,形成市-區-街三級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系,給深圳市的垃圾分類工作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
|
|
|
推薦圖片 |
 | 愛普生正式發布環境定位聲明 以可持續創新 | 2023年3月21日, 2023愛普生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向中國市場發布愛普生的使命和愛普生環境定位聲明。&nb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