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8項生態環境指標已達標 空氣質量繼續領跑全國 |
(時間:2020-11-13 8:56:57) |
11月10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在直播中透露,今年,9項生態環境指標有8項廣東已提前完成或按期完成。廣東省空氣質量繼續領跑全國,全省21個市空氣全部達標,其中標志性的指標PM2.5達國家標準后,今年全域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目前為20微克/每立方米。 此外,飲用水源保持100%達標,實現了好水更好、差水變好。醫療廢物做到“日產日清”,處置能力大幅度提升。低碳試點省建設十周年,碳排放強度下降,碳交易額在全國領先。 加強環評批復后的落實問題,提高基層干部專業素質 在民生調查環節,記者曝光了梅州市五華縣橫陂鎮的西山棄土場違規排放污水和廣州市番禺區欖山村廢氣擾民的事件,并現場連線當地相關部門。 據了解,西山棄土場在得到環評的批復后,不僅沒有設置三級沉淀池,也沒有遵守填埋區滲濾水用來灑水降塵、不得外排的規定。魯修祿表示,省廳將嚴肅核查環評的規范性,更加重視環評批復后的落實問題,完善相關監管工作,同時需要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的專業素質。 對于廢氣擾民問題,魯修祿指出,廣東的污染排放企業在全國占很高的比例,且散亂污企業量大難監管、污染源難以定位,這一直是大氣污染治理中的重點難點。“盡管有些企業的排放已達標,但是從人的感官上來說不能接受。因此,在今后生態環境工作中需要補短板、強化管理,更多關注健康指標,以人為本。”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建議,要將夜間排查納入工作范圍,提高污染源排查技術,更快、更精準地鎖定污染源。同時,落實擔責問題,治理時需對癥下藥,將疫情下經濟發展和污染治理間的平衡納入考慮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省生態環境信訪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涉及到廢水投訴下降27%,涉及到廢氣投訴下降24%,涉及到噪聲投訴下降13%。魯修祿指出,雖然信訪量下降,但是污染仍然存在,從信訪總量上看,尤其是噪音和廢氣投訴的絕對量仍是數一數二的。“對于生態環境部門,信訪是一個金礦,我們要以此為線索,從制度、規劃、標準、整體矛盾等根源上解決問題。” 簡政放權,服務監管推動企業發展 面對受新冠疫情、市場經濟下行影響的企業發展難題,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國森指出,省廳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即“簡政放權”,簡化建設項目的環評手續和內容,試行環評豁免制和環評的告知承諾制。“99.8%的建設項目可以在當地就近來辦理,超過80%的項目可以通過環境報告馬上來辦理。農業、林業、社會事業類等30類建設項目即可豁免環評。” 同時,省生態環境廳推行服務化的監管,制定了廣東省生態環境領域的政府服務指南,召開了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的經濟發展座談會,強調通過服務監管來推動企業的復工復產,促進企業的生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省生態環境廳利用電話、網絡等各種形式,服務企業超過了8200家,到現場幫扶的企業超過8700家。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復產復工的同時,污染防治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何國森介紹,目前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實行正面清單的管理,對疫情急需物資的企業和民生保障類的企業、污染比較少的企業一般不進行現場執法,目前清單已經超過了6100家; 開展信息化監管,通過無人機、無人船或者在線監控,減少對正常生產企業、沒有違法企業的干擾;完善了環境違法的容錯糾錯機制,對企業的監管審慎地采取查封、扣押、限制生產、停業整頓等措施,對某些違法行為可以采取“輕罰”。
|
|
|
|
推薦圖片 |
 | 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盛大舉行 | 11月3日,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在三棵樹總部盛大舉行。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杰、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第一位冬奧冠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北京20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