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新加坡用陽光分解塑料 白色污染搖身一變成發電燃料 |
(時間:2020-4-10 8:31:22) |
塑料的白色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如何減少塑料使用、處理既有的塑料制品,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挑戰,現在新加坡科學家決定將令人愛恨交織的塑料轉換另一種化學物質,在陽光下將之轉變成用途多樣的甲酸(formicacid)。 塑料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用品,但因為使用習慣不佳與回收機制效果不明顯,基本上塑料也無處不在。 而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已提供一個解決方案,透過新型釩光催化劑,可以將塑料轉換成甲酸,其中釩是種生物兼容性金屬,我們也可以在汽車或是飛將上的鋼鋁合金發現它們的身影,而現在科學家還知道,釩在聚乙烯等塑料回收也是頗有用處。 相較于傳統的熱分解反應,光催化劑較為環保,能用光催化劑來讓陽光驅動化學反應,也不需要燃燒化石燃料,且釩的地殼含量多,毒性、成本也都比白金、鈀或釕催化劑還要低。 科學家首先將釩催化劑加入塑料溶液中,把它加熱到85°C后再暴露于陽光模擬光源系統下,大約6天后,就能破換塑料內的碳-碳化學鍵,之后就能進一步將塑料轉換成甲酸。團隊實驗證實,可分解30多種化合物的碳-碳鍵。 甲酸又稱蟻酸,是簡單的氫和二氧化碳組合,常用于橡膠、醫藥、染料、皮革種類工業,而現在甲酸也能用在氫燃料電池中,先前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氫氣制造機HYFORM,利用釕催化劑將甲酸液體轉換成二氧化碳與氫氣,再把生成的氫氣運送到燃料電池進行發電;由荷蘭恩荷芬理工大學(TU/e)學生成立的新創公司TeamFAST也打算制造出甲酸燃料公交車。 甲酸是良好的氫氣載體,1公升甲酸可制造590公升氫氣,研究負責助理SooHanSen教授表示,團隊希望能開發出永續、成本效益高的方式,用陽光來產生可用燃料和化學品,而這種化學處理方法是目前*用可見光、不含重金屬催化劑的處理塑料方法。
|
|
|
|
推薦圖片 |
 | 安徽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滁州市反饋 |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9年9月23日至10月29日,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滁州市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