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漢理工大學牽頭、聯合國內建材建工龍頭企業組建的建材建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創新聯合體近日在武漢成立。該聯合體將為我國建材建筑行業踐行“雙碳”戰略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圖為建材建工行業”雙碳“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現場
此次發起成立“雙碳”創新聯合體的包括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建材龍頭企業,以及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信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型建筑施工和設計企業。 在6月20日舉行的“雙碳”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上,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王發洲表示,該聯合體是由武漢理工大學聯合該校建材建工理事會成員單位發起組建、以發展建材建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為主要科技創新目標的新型戰略合作機構,旨在以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面向建材工業和建筑(建設)行業,匯聚行業領先力量,發展建材工業低碳技術、建筑節能材料與建筑體系關鍵技術,培養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為建材建工碳達峰、碳中和路線提供人才、科學、技術支撐。 “建材建工行業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實施的主戰場之一。”王發洲說,建材建工行業科技創新一直面臨缺乏頂層設計、任務聚焦發散、創新資源分散等問題。創新聯合體成立后,將搭建頂層設計、任務驅動、平臺運行、第三方評估的管理框架,貫通優質資源鏈和科研創新鏈,成立技術創新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協同高水平科研機構和行業領先企業,承接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分解轉化產業需求和重大工程問題,組織低碳材料、減碳技術與裝備、低碳建造技術協同攻關。力爭到2030年,建成建材建工領域在國際具有重要影響的碳中和核心科技創新力量。 中國建材集團、海螺水泥等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水泥行業將大力推廣低碳技術,從燃料替代、水泥窯協同處置、碳捕捉、碳交易等減排路徑集中發力。據悉,目前海螺水泥已建成世界上首條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二氧化碳規模為50000噸/年,下一步有望大面積推廣碳捕捉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