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初步構建現代化建筑業產業體系 |
(時間:2023/2/1 11:57:25) |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生產力支撐,建筑業現代化之路怎么走?近年來,廣東進行著有益探索,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強化智能建造和新型工程組織管理模式的雙輪驅動作用,通過新型建造技術與新型工業化深度融合、產業鏈優化等,實現對傳統建造方式的全面改造和升級,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初步構建起現代化建筑業產業體系。
智能建造
立穩建筑業生產力支撐
廣東構建現代化建筑業產業體系的核心任務是實施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技術進步對建筑產業的貢獻度,強化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技術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和生產力支撐。
智能建造包括數字化設計、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工程設備、智慧管理系統等領域的產品集成和示范應用,與傳統建筑技術相比能有效提升效率。
近年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大力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指導廣州、深圳、佛山等三個省級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申報并入選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結合各城市特點細化實施方案,分別圍繞數字設計、設計與信息產業融合以及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技術方向,因城施策打造智能建造特色城市,推廣應用廣州、深圳、佛山的智能建造試點經驗,探索構建智能建造評價體系,推動全省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智能建造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品集成,在2022年,廣東遴選出42個項目為第一批廣東省智能建造試點項目,明確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慧綠色施工、建筑產業互聯網、建筑機器人等方面的智能建造技術應用試點。還遴選出74個范例為第一批省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范例,涵蓋自主可控數字化設計軟件、部品部件智能生產線、智慧施工管理系統、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筑機器人等多方面的智能建造技術成果應用,充分發揮智能建造領域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廣東還完善數字化審查系統建設,賦能建筑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目前,全省已統一建設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圖數字化審查管理系統,采用“互聯網+圖審”模式,實現一個項目一套資料、網上申報、聯合審圖、過程留痕、進度清晰、結果透明,促進設計審查數字化轉型。截至2022年底,廣東實施數字化審圖的工程項目13萬個。
廣東因城施策打造智能建造特色城市,探索出一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統籌指導、試點城市因城施策差異化發展、其他城市定向取經”的示范推廣工作機制:廣州構建科研、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等智能建造完整產業鏈,加快推進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深圳發揮智能裝備和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孵化信息技術與建筑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佛山結合智能制造,持續打造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生產設備等特色產業,增強智能化裝備自主供給能力。
以佛山為例,正加快推進建筑機器人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提出打造建筑機器人產業集群、打造創新應用場景和應用示范項目、加快建筑機器人推廣應用等5方面重點,加快增強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在佛山市鳳桐花園項目,混凝土施工類、墻面裝修類、外墻施工類等機器人相互配合,傳統的建筑工序在這里實現了提速。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副總裁劉震介紹,項目在BIM地圖引導下實現自動施工作業,建筑機器人“施工隊伍”勞動力高效投入,有效減少項目的工期空檔和資源消耗,展現出數字化、新型工業化雙重賦能的智能建造優勢。
管理創新
新型工程組織管理
優化產業鏈協同
廣東構建現代化建筑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保障是以管理創新優化廣東建筑業的產業鏈協同,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政策基礎,提升創新體系效能。
近年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推行新型工程組織管理模式,在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建筑師負責制等方面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堅持試點先行、引領示范的策略,開展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典型項目范例和跟蹤指導項目遴選。在2022年,公布第一批典型范例項目11個及跟蹤指導項目28個。
“重點在創新組織架構、強化制度流程管理、推進設計施工融合、做好投資管控、運用創新技術等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加快創新工程建設組織模式步伐!笔∽》砍青l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說。
多措并舉下,近年來廣東涌現出諸多有影響力的工程總承包項目。如在廣州越秀區,修繕、提升后的省港大罷工紀念館生機愈顯,在歷史文物保護與修繕項目中創造性采用EPC管理模式,推進文物保護與工程建設全周期的高效協同;在江門臺山海宴鎮,這里是全國聞名的僑鄉,粵港澳大灣區單體連片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項目,采用“投資+EPC總承包+運營”一體化建設模式,為海宴僑鄉傾力打造“光伏發電+漁業養殖+觀光旅游+科普教育”的立體化發展模式,該項目的竣工投產,得到媒體廣泛關注。
通過運用EPC管理模式,實現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質量、安全、進度、費用等的精準把控,也促進了項目的技術創新。在這一組織管理模式下,項目衍生出的技術創新成果、工藝、工法等均在項目中得到有效應用,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根據廣東省招標投標監管網公布數據顯示,在2022年,廣東全省依法公開招標工程總承包項目共1517個,項目總合同額達3072億元,房建、市政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項目總合同額占工程項目總合同額的比例約40%。
同時,廣東還進一步完善政策框架,規范咨詢服務行為。目前廣東已編制《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指引》,為咨詢單位服務項目和投資人選擇咨詢單位以及評價、考核服務質量等提供工作指引。
另外,還引導行業發展,加強國際接軌。在住建部指導和支持下,廣東對香港工程建設咨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實施備案開業執業試點管理,截至目前,有59家香港工程建設咨詢企業和279名專業人士成功備案開業執業。在此基礎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繼續指導前海、橫琴確定若干項目實行粵港合作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
藍圖之上起宏圖,大發展需要大擔當。展望未來,廣東建筑業各領域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然的斗志,更加奮發的姿態,攻堅克難,奮力推進全省建筑業現代化,譜寫廣東建造新的篇章。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