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福建廈門全面推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
(時間:2024/1/11 9:51:20) |
近日,福建省廈門市建設局、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廈門市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打造綠色低碳鄉村等進行部署,提出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
《方案》指出,到2030年,廈門市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筑節能、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度提高;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優化,可再生能源應用更加充分;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轉;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建筑品質和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綠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綠色低碳運行初步實現。
廈門市將統籌布局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建設構建“一屏一灣十廊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合理確定城市建設規模。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推動多中心、組團式發展。同時,廈門將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方案》鼓勵推廣功能復合的混合街區,倡導居住、商業、無污染產業等混合布局,通過步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居住社區,構建15分鐘生活圈;通過推進水、電、路、信、無障礙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優化提升社區綜合服務站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等,實現到2030年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達到60%以上。同時,鼓勵新建住宅小區應按規定建設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充電樁應具備有序充換電功能,鼓勵引入第三方充電服務企業參與建設運營等。
《方案》明確,2025年,廈門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7%以上;2028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其中,“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廈門市實施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不少于240萬平方米,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加強建筑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評估和調適工作,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
|
|
|
推薦圖片 |
 | 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 12月5日,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由武漢輕工大學牽頭,聯合20余家業內企業共同組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等11位專家受邀擔任該學院專家指導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