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氣水指標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時間:2020-6-3 10:34:27) |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在日前召開的甘肅省環境日新聞發會上公布, 2019年甘肅省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通過依法、科學、精準、全民治理,扎實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空氣環境質量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均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呈現出嶄新局面。 據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介紹,2019 年,甘肅省持續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火電廠超低排放改造、 “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揚塵污染治理、冬季清潔取暖、煤質管控、機動車污染防治等重點工作。整治“散亂污”企業781家。完成10臺計335.5萬千瓦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提前1年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目標。綜合整治燃煤鍋爐1143臺4183蒸噸,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906臺1228.6蒸噸。各地建成煤炭集中配送一級市場105個、二級市場2377個,各市州政府所在地建成區及周邊抽查符合“六個百分之百”抑塵措施標準施工場地1970個,合格率為99.6%,全省地級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7%。有序實施冬季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完成“煤改電”、“煤改氣”、“潔凈煤替代”40余萬戶。 在持續發力下,2019年全省14個地級城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臭氧濃度均值均達到年二級標準,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7.1%、7.9%和3.1%;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濃度均值都達到年一級標準,同比2018年分別下降12.5%和7.1%;二氧化氮濃度均值也達到年一級標準,同比2018年持平。14個市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59,同比2018年下降3.5%。全省優良天數比率為93.1%,同比2018年增加4.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水環境質量也得到持續改善。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甘肅省2016年度《水十條》實施情況達到“良好”,位列全國第七;2017年為“優秀”,位列全國第六;2018年全省國考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4.7%,高于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20個百分點,無劣V類水體。經自查,2019年,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中,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斷面36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4.7%(優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無劣V類水體斷面;18條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完成整治;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有16個達到水質Ⅲ類目標要求;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比例為5.7%,優于國家考核要求25.7個百分點。 土壤環境總體安全可控。2019年全面完成農用地土壤詳查,基本查明甘肅省農用地土壤污染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有序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完成基礎信息采集、空間信息整合、“一企一檔”建立等階段性工作任務。持續開展污染地塊排查,不斷更新疑似污染地塊名單和污染地塊名錄。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關停搬遷企業遺留場地排查和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積極推進34個重點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實施,取得階段性成果。會同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支持重點縣(市、區)開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 另據介紹,2019年甘肅省在固(危)廢處置能力建設、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疫情期間,全省固(危)廢處置能力能夠達到實際需求的3倍以上。環境風險態勢總體保持穩定。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