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西11個市要實現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
(時間:2020-6-8 9:05:29) |
2020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省市生態環境系統啟動了環境宣傳月系列活動。6月5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省文明辦等有關部門首次采用“線上線下連通、主場分場聯動”的“云直播”方式向群眾普及環保知識,吸引了80余萬名網友在線觀看并參與互動。 何為 PM2.5? PM2.5 的來源及產生的危害是什么?水樣經采集監測后能反映水生態怎樣的環境?當日“云直播”的活動現場,透過“云互動”分會場的鏡頭,太原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臨汾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運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三家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單位的工作人員一一進行解秘。 環境監測、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對于改善環境質量具有基礎性作用。推動相關設施向公眾開放,是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助推公眾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一種有效方式。2018年起,我省先后在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晉中、呂梁、臨汾、運城8個市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先后有5000多人次參加。年底前,全省11個市要實現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全覆蓋。 目前,省城已有6家單位入選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分別是:山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太原首創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太原同舟垃圾發電廠、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太原北控水質凈化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固體廢物處置中心。環境宣傳月期間,除太原同舟垃圾發電廠因停產改造暫不開放外,其余5家已全部開啟“云開放”模式,市民足不出戶,可以通過觀看短視頻、收看網絡直播等形式,學習環保知識。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