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上海推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 |
(時間:2020-6-9 9:23:41) |
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對外發布了《上海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按照規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意見》將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行為規范控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 《實施意見》顯示,上海把全市劃為293個單元,分成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大類。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管控和資源利用效率等4個維度,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功能和環境管理目標等因素,確定了每個空間單元的環境管控要求,形成統一的環境準入清單。 在管控單元的劃分上,優先保護單元為44個,面積占比約18.4%,包括長江口水域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崇明大氣一類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重點管控單元為123個,面積占比約21.3%,包括主要產業園區、重要港區以及中心城區;一般管控單元為126個,面積約占60.3%,這一區域內生活、生態、生產等多元功能兼備,產業分布較散,需要加快轉型,嚴控高污染高風險的項目準入。根據劃定的環境管控單元特征,《實施意見》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總體要求)。優先保護單元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為原則,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和城鎮建設,嚴守城市生態環境底線,確保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重點管控單元既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承載區,也是環境污染治理和風險防范的重點區域。其中,產業園區要優化空間布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污染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港區要加強船舶污染控制,推進岸電及清潔能源替代工作。中心城區要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和高附加值都市型工業,重點深化生活、交通等領域污染減排。一般管控單元以促進生活、生態、生產功能的協調融合為導向,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要求,重點加強農業、生活等領域污染治理。 上海市是第一批試點開展“三線一單”工作的地區之一。“三線一單”編制緊緊圍繞上海2035年城市規劃總體目標和環境質量管控目標開展,歷時兩年形成,其成果將為政府管控提供依據,為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引導作用。據悉,2017年10月,原環境保護部在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青海省試點開展“三線一單”工作。為加快推進31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線一單”成果編制、發布和實施工作,生態環境部環評司建立了“三線一單”保障工作包保機制,并制定了《“三線一單”工作保障方案》。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包保機制作用,將第一批試點省市的工作經驗推廣至更多地區。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