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蘇:嚴把環評關 守住環境第一道防線 |
(時間:2020-12-22 9:03:54) |
環評是約束項目與園區環境準入的法制保障,是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如何以深化環評管理突出綠色發展引領、夯實生態環境治理基礎、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高質量發展,不僅考驗勇氣與信心,更考驗智慧與能力。 問題導向:嚴管嚴控環評文件編制質量 今年10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收到1份EMS退件,快遞接收單位是某環評公司。兩周前,省生態環境廳在環評文件技術復核中發現,這家公司編寫的一份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聲、土壤、地下水、環境風險評價等級判定及影響評價內容不全”問題,于是依規發出行政處理事先告知函。省生態環境廳亮出“紅牌”,建議全省項目建設單位慎重委托這家公司開展業務,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謹慎受理這家公司編寫的環評文件。 據悉,10月以來,“江蘇生態環境”官方微博、微信分4批通報了15個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問題典型案例。 截至今年11月,注冊地址在江蘇境內的環評編制單位從原有的64家增至442家,其中,從業人員3人以下的有261家。環評市場“僧多粥少”導致低價競爭、無序競爭,編制人員弄虛作假、敷衍式調研等現象屢有發生,而報告書(表)復制粘貼、質量低劣更會耽誤項目建設,影響審批部門效率。對此,省生態環境部門采取“兩個嚴查并舉、技術復核與巡回督導并重”的形式,堅決凈化環評市場、嚴懲弄虛作假行為。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處長戴明忠說,今年起,每半年部署1次環評文件質量專項檢查,近期重點對2019年11月1日后審批的以及正在審查、評估的環評文件實施編制質量檢查,同時加強環評文件日常監督檢查。對環評文件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有重大缺陷、遺漏、虛假或環評結論不正確、不合理等嚴重質量問題的,各級環評審批部門不予批準,并依法依規追責。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還邀請生態環境領域的專家,對62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項目環評文件進行復核,查遺補漏、校準糾偏。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以及重點單位和人員,加大環評文件技術復核抽查比例和抽取頻次。截至11月,全省生態環境部門采取通報、記分等措施,對22個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編制單位進行了處理。 江蘇省環評巡回督導采取“檢查、座談、指導”相結合方式,對各地生態環境局(審批局)建設項目環評管理情況、展開規劃環評情況、環評編制質量及環評編制單位監管情況等進行檢查,對服務重大項目以及在環評管理中遇到的問題等進行指導。 今年,江蘇省已先后對常州、鹽城、南通等地開展督導,對編制單位采取現場抽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檢查,對地方在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現場會辦,直接連線專家進行指導。 服務導向: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8月28日,南通市中天綠色精品鋼(通州灣海門港片區)項目環評文件獲省生態環境廳批復。“落戶前,針對項目數百項指標,我們逐一分析推敲,提出提升方案與改善目標,用‘清潔生產水平國際一流’這把尺子將項目的‘綠色先進性’一量到底。”戴明忠說。 為保證落戶后南通市環境質量仍能夠持續改善,江蘇生態環境部門以“現貨+期貨”的形式,給生態環境質量鎖上“雙保險”。一方面按照項目污染物排放量兩倍削減替代方案實施總量平衡,另一方面編制南通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排定“十四五”期間區域減排工程、環境基礎設施及生態修復項目。為此,省市兩級生態環境部門主動做好技術幫扶,提前介入,全程跟蹤,每周一到兩次會商對接,先后開展專題會商共計50余次。 對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的服務,是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推行不見面審批、環保應急管控“豁免”機制,建立審批正面清單、企業環保信任保護制度,加強企業產權保護……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探索實施系列創新舉措,以有力有效服務助推企業綠色發展。 去年起,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強力推進環評與排污許可信息化銜接試點,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生態環境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環評統一申報和審批系統”與江蘇生態環境系統業務專網、電子政務外網聯動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全省線上審批項目達1.7萬個,數量位居試點省份前列。 2018年10月起,江蘇省生態環境系統設立了“企業環保接待日”,由省廳領導領銜,采取定點接待、下沉基層等方式,與企業面對面,回應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至今,全省累計接待企業2800多家,幫助解決各類環境問題和困難3700余項。今年4月起,還開設“廳長我留言”平臺,進行交流回應。 創新導向:探索環評管理現代化路徑 江蘇省現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58家。針對園區企業“入園難”“審批難”“污染治理難”“危險廢物處置難”“融資難”等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出臺《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方案》,圍繞優化環境準入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監管、統籌推進園區污染治理、完善支持綠色發展有效措施4個方面出臺16項改革舉措,并選擇10家園區開展試點。 目前,江蘇省集成改革試點成效明顯。蘇州工業園區國土環保局副局長徐瓏說:“改革后,我們園區開展研發載體綜合環評,對入駐的符合環評要求的研發項目,簡化審批流程,優質項目落地更加便捷。”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日用化學品行業屬于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業,歸類為化工,按照“263”專項行動要求,化工企業必須進入規范的化工園區。泰興經濟開發區之前簽約和洽談的一批日化項目都無法落地,園區管委會領導心急如焚。集成改革試點適逢其時,部分日化醫藥項目允許進入非化工定位的產業園等!澳壳埃毡拘赂摺⒅腥f恩、日本莎羅雅、格利斯科技等一批日化項目先后落戶,項目達產達效后預計能形成50億元銷售規模!碧┡d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白學軍說。 在此基礎上,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還安排首批“綠島”建設項目106個,預計3萬多家中小企業可實現“共享治污”,減少污染治理設施投資132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