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時間:2021-1-28 9:10:12)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 “十三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圓滿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實現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目標,群眾滿意度之高前所未有。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標志,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安排部署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重要舉措,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民謀利、為民盡責、取信于民。 雖然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但總體上仍處于中低水平。由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并不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廣大人民群眾對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有更高的期盼,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我們要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必須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釘釘子精神攻堅克難,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新突破。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突出標本兼治,以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來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質量和效果。要牽住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二氧化碳達峰倒逼總量減排、源頭減排、結構減排,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結構加快優化調整,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從注重末端治理、過程治理向更加注重源頭預防和治理有效傳導,確保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環境形勢根本好轉。要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保護與治理,提高綜合治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近年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已經成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關鍵舉措。要以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瞄準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突出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氣。要突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同治理,以水生態修復為核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態用水,讓江河湖泊恢復生機。以企業和工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大搬遷整治力度,化解生態環境的布局性、結構性風險。加快補齊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短板,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利用處置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筑牢生態環境安全防線。加大對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和治理力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需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著最直接的影響。生態環境質量有沒有改善,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這些年來,通過不懈努力,我們解決了一大批人民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藍天增多,河湖變清,大地變綠,受到人民群眾的點贊。但是,生態環境質量離人民群眾的期待和需求仍然有較大差距,損害群眾環境權益的問題還有不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更加注重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辦理人民群眾的信訪舉報問題。要進一步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查處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等行為。要加大投入,補齊城鄉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加大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力度,消除黑臭水體,改善城鄉生活環境。 美麗中國建設新征程已經全面開啟,展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信自強、接續奮斗,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