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甘肅推進四類污染源治理,力爭實現空氣質量同比改善 |
(時間:2023/5/17 10:25:49) |
記者日前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2年,全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0.2%,全省14個市州空氣質量首次實現全面達標,全省空氣質量穩步改善。
發布“紅黑榜”名單,健全完善大氣環境管理機制
據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蔡國牛介紹,2022年以來,印發實施《甘肅省城市輕、中度污染天氣預警通報工作方案》,建立了城市輕、中度污染天氣預警通報機制,指導全省各地強化污染管控,減少輕、中度污染天氣,確保不發生人為導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并適時更新,開展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
同時,健全完善了研判、調度、通報等大氣環境管理機制和沙塵天氣應對機制。分析研判方面,每日對空氣質量數據進行研判,對空氣質量污染因子濃度異常的市州提出差異化精準化管控建議,指導市州精準科學治污。調度方面,建立工業爐窯等大氣污染防治“十張清單”,通過清單化調度,及時掌握重點工作任務進展情況,對進展緩慢的,及時督促和幫扶指導。通報方面,每月(季度)在《甘肅日報》公布全省14個地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每月在《甘肅日報》和《甘肅新聞》等媒體平臺發布全省各縣市區空氣質量改善(反彈)“紅黑榜”名單,縣市區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前三位的進入“紅榜”,后三位的進入“黑榜”,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
全省已建成36個環境空氣質量國控自動監測站點,建成112個省控監測站、986個區域微型監測站,建成天水、定西、臨夏3市州空氣質量組分站,建成蘭州市大氣超級組分站,配備激光雷達走航車和大氣移動綜合監測車,全面提升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監管能力。各地充分發揮各類監測站點作用,緊盯國控站、省控站和微測站監測數據,時刻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充分利用走航車、無人機、遙感監測、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全時段、全方位監控各類污染源,開展溯源分析,實現靶向定位、精準治污、科學管控。
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改造,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據了解,甘肅以工業、燃煤、揚塵和機動車四類污染源治理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工業企業升級改造、燃煤污染綜合治理、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和機動車監管能力提升,切實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為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奠定堅實基礎。緊密結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規律和污染特征,堅持抓重點、分層次、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不同時段采取相應措施:元旦、春節等節假日重點嚴管煙花爆竹燃放,春季施工場地開工前后全面防治揚塵污染,夏秋季全力遏制臭氧污染,全面推進燃煤鍋爐整治和煤質管控等“冬病夏治”工作,冬季供暖期間堅決打好“冬防”攻堅戰。
甘肅冬季采暖仍以燃煤為主,燃煤污染是冬季供暖期的主要污染來源,全省將推進冬季清潔取暖作為解決燃煤結構性污染的主要舉措。鼓勵各地積極申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2021年蘭州市成功入選,2022年金昌、武威、臨夏3市州成功入選,4市州共爭取48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項目開展了多種方式的清潔取暖改造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目前正在有序推進,改造完成后將整體提升以上市州清潔取暖率,促進減污降碳,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同時,其他市州也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原則,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改造,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發展實際,優先發展集中供暖,加快推進供熱管網建設和改造進度,逐步擴大集中供暖覆蓋面積;酒泉市等有條件的市州利用工業余熱替代燃煤鍋爐進行供暖;在集中供熱難以覆蓋的區域,具備天然氣通氣條件的加快實施“煤改氣”,不具備通氣條件的,加快實施“太陽能+空氣能熱泵”等符合全省實際的分散式清潔取暖。
聚焦解決噪聲問題,開展聲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
另據了解,甘肅省目前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2022年,全省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2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二級,聲環境質量為“較好”;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 64.2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一級,聲環境質量為“好”;全省各類功能區噪聲晝間累計達標率為97.3%,夜間累計達標率為86.7%。
為提升噪聲監測能力,甘肅積極開展了聲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其中地級城市噪聲自動監測站133個,縣級城市噪聲自動監測站10個,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地級城市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全覆蓋。
據介紹,甘肅將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全省“十四五”期間聲環境質量改善,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組織各市州開展聲環境功能區評估及監測點位布設調整工作,2025年1月1日起,地級以上城市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統一采用自動監測數據評價。
持續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強化工業、建筑、交通、生活噪聲防治與監管,對發現的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格查處,解決一批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噪聲污染問題。同時,通過強化宣傳引導、開展綠色護考行動、營造社會文明氛圍、實施全民行動,構建社會共治良好局面。
推進四類污染源治理,盡快實現空氣質量同比改善
下一步,甘肅將緊盯PM2.5濃度降低和優良天數比率提升,切實推進工業、燃煤、揚塵、機動車四類污染源治理,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力爭盡快實現全省空氣質量同比改善。
持續推進冬季清潔取暖,不斷壓減散煤污染。加快推進蘭州、金昌、臨夏、武威冬季清潔取暖改造試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其他城市納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范圍;對未納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范圍的城市,督促以建成區和城郊為重點,詳細排查摸底并建立散煤用戶清單臺賬,按照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則,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改造。
積極應對沙塵天氣,盡最大努力減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2023年一季度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有氣象條件相對不利、沙塵天氣頻發的影響。甘肅將采取“預報預警、宣傳引導、及時處置”的組合措施,及時發布沙塵天氣影響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引導居民做好防護,督促各市州嚴格落實抑塵防塵措施、及時開展“全民洗城”,最大程度縮短沙塵影響時間、減輕影響程度。
深入推進重點行業領域深度治理,不斷提高工業企業排放水平。高質量推進酒鋼、榆鋼、蘭鑫鋼鐵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實施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推動65蒸噸集中供暖燃煤鍋爐“上大壓小”。以白銀公司、金川公司等有色冶煉企業為重點,加快實施環集系統升級改造,提高無組織排放治理水平。以石灰、煤化工、無機化工、鑄造等行業為重點,實施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和深度治理。
落實落細揚塵管控措施,千方百計壓減顆粒物濃度。對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堆場揚塵、裸地揚塵實行全覆蓋、全時段、差別化監管。全面推行綠色施工,以建成區及周邊為重點,嚴格落實各類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抑塵措施,推動5000平方米及以上施工工地在土方作業階段安裝視頻監控和在線監測設備并聯網運行。強化道路揚塵防治,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加大城市主干道、外環路、出入口、城鄉結合部等重點路段沖洗保潔力度,避免道路二次揚塵污染。
|
|
|
|
推薦圖片 |
 | 愛普生正式發布環境定位聲明 以可持續創新 | 2023年3月21日, 2023愛普生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向中國市場發布愛普生的使命和愛普生環境定位聲明。&nb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