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成都市綠色建筑促進條例》助力綠色發展 |
(時間:2023/5/15 10:21:58) |
發展綠色建筑,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和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工作、生活空間需求。
背景: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
建筑行業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推進,新建建筑規模持續增長,建筑領域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量也持續增加。發展綠色建筑,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是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優化建筑用能結構。
隨著成都市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工作不斷推進,人民群眾對建筑使用功能、空間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入“綠色”的需求更為迫切,推動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勢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成都市綠色建筑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日前已發布,于2023年3月1日起實施。
亮點:高標準、全流程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推進綠色建筑方面,該《條例》體現出以下亮點:
一是堅持綠色建筑高標準引領。對標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做法,要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基本級及以上進行建設,工業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進行建設,提高建筑建設底線控制水平。明確“綠色建筑執行要求”包含綠色建筑等級、建筑平均節能率、裝配式建筑裝配率,規定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可以結合實際,提出具體的綠色建筑執行要求。
二是堅持全流程保障綠色建筑質量。將綠色建筑的建設全流程活動納入法規調整范圍,全方位保障綠色建筑發展。強化綠色建筑執行要求,規定在立項、用地、規劃、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竣工等活動中嚴格落實有關標準,并就綠色建筑建設的各環節設置了相應的違法責任。
三是加大節能監管規范運行工作力度。強化綠色建筑運行階段主體責任,規范綠色建筑運行管理。實行建筑能耗監測制度,要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一定規模以上的公共建筑等安裝監測設備,實現在線監測。嚴控能耗限額,力促節能減排。要求公共建筑不得超過能耗限額,超限額的應當采取措施降低能耗。結合城市更新需求,開展既有建筑綠色改造,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節能服務模式。
四是完善激勵措施和扶持政策。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推動應用低碳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等。同時通過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并在財政、稅收、金融、信用監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將激勵政策覆蓋面擴展至綠色建筑產業鏈上下游,助力綠色建筑企業減負增效,引導市場消費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人才支撐,扶持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和產業基地,推動綠色建筑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意義:持續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2021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對控制建筑領域能源、資源消耗,推動建筑業綠色轉型升級提出了系統性的要求。因此,成都市以立法形式鞏固綠色建筑發展成果,規范綠色建筑管理,對于推動高品質綠色建筑發展、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具有重要意義。
|
|
|
|
推薦圖片 |
 | 愛普生正式發布環境定位聲明 以可持續創新 | 2023年3月21日, 2023愛普生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向中國市場發布愛普生的使命和愛普生環境定位聲明。&nb |
|
|
|
|
熱點文章 |
|
|